原稿发表于ICC(英语版)2006年1月28日 - 16:57
从1953年到196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按数量并以人口计算)增长了1.4倍。同样,意大利和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增长了2.1倍;法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而日本增加了3.8倍。那么资本主义的 “衰亡” 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即使所生产的很大一部分产品仅用于军事目的;即使工业化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但“生产力并没有停止过增长”,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政治结构的演变表明主导价值体系的解体,阶级对立以及统治阶级内部冲突的发展都是“文明危机”的象征,即资本主义的衰亡。从上层建筑的层面来看,当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在看到 “经济如此增长”,就不再敢谈论 “资本主义制度的衰亡” 了。
马克思曾写道:“在所有生产力足以发展出来之前,任何社会秩序都不会被摧毁......”(引自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贡献》的序言)
例如,托洛茨基在其过渡时期纲领(1938年)开始时,以某种方式解释了这一阶段的特性,他写道:“无产阶级革命经济的先决条件已经普遍达到了资本主义可以达到的最高点。从而,使人类的生产力停滞不前”。
托洛茨基所描述的是一个或多或少被当时统计数据所证实的现实。但是,除了1938年的现实之外,要证明人类已经进入了社会革命的时代,从而进入了资本主义衰亡的阶段,人们是否必须认为生产力已经明确停止了增长吗?而当20年后同样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产量增长相对强劲时,人们是否必须得出相反的结论呢?简而言之,一个社会不可逆转地进入衰亡期,生产力必须完全停止增长吗?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贡献》序言中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界定从一种社会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社会过渡成为可能的经济条件的问题。
马克思的回答可以这样被概括: 人类的生产关系是以他们的生存手段而产生的社会生 产关系,并构成了他们社会的真正基础,与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相对应。在历史进程中,这些力量的充分发展需要对这些生产关系进行重要和反复的变革。
要使基于新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形式变得可行,就必须在生产力方面进行相应的演变。如果这些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新的生产机制就无法产生和生存下去。问题是要确定“充分发展”的含义,以及旧的“社会秩序”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最大发展是什么.....。而这种生产力一旦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使新社会成为可能和必要。马克思主义者的答案并没有提到任何特定的定量水平,而是在没有参考经济机制的情况下确定的(包括零增长)。相反,它指的是将生产关系的本身与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质的关系水平。
“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与现有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或者,这只是在法律上表达了同样的现象,即与它们迄今运作的财产关系发生冲突,...接着开始了一个社会革命的时代。” (引自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贡献》的序言,我们的重点)。
正是这种明确和不可逆转的“冲突”的出现,并没有停止生产力的发展,这开启了旧的社会衰亡的“时代”。马克思明确地阐述了这一标准:“从生产力的发展形式来看,这些关系变成了他们的束缚。”(同上)。
我们必须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的说法:一个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开始被现有的生产关系明确制约之前,这个社会就永远不会消失。根据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社会衰亡的时期不能以生产力全面增长或永久停止为特征,而是以这种增长的最终放缓为特征。事实上,生产力增长的绝对停滞确实出现在衰亡阶段。但这些停止只是暂时出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因为,如果不是持续增加资本积累,经济就无法运作。它们只是伴随着衰亡而来的暴力抽搐。
任何社会的变革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深化和长期碰撞的结果。如果我们为这一事态发展中的最终和永久停止的假设辩护,只有在现有财产关系的外部界限 “绝对” 消 退的情况下,才能证明这一矛盾的深化。然而,历史上不同衰亡时期(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运动往往倾向于将这些边界扩大到最后的限度,而不是朝着极限边缘的方向发展。
在国家的支持下,在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压力下,社会体系的屠体膨胀,同时抛弃了一切被证明对生产关系多余的东西,这些都不是社会体系生存所必需的。虽然该体系得到了加强,但已经处于其最后的极限。
罗马帝国晚期统治下奴隶的解放;在中世纪末期农奴的解放;衰亡的君主制不断下放给新的资产阶级城市的部分自由;加强了王冠的中央权力,即消除 “贵族长袍” 的权 力,完全由国王统治;同样,在资本主义框架中,经济计划的尝试;努力减轻国家、经济边界的负担;用有效的资本报酬 “管理者”,取代资产阶级寄生虫;新政和继续
操纵某些价值规律机制等政策,所有这些都证明了这种通过暴露生产关系来扩大法律框架的趋势。在一个社会达到顶峰之后,辩证运动就无止境了。旧社会固有矛盾的加剧必然会继续下去,因此,被监禁的生产力即使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社会也必须继续发展下去。
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特定社会形式的衰亡特征是:
- 生产力的增长在技术和客观上都有可能在没有生产关系障碍的情况下实际放缓。这
种减速必然具有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转的特征。它实际上是由于将社会凝聚在一起的生产关系的长期存在造成的。而实际发展与生产力可能发展之间的差异只会不断扩大。因此,这种差异对各社会阶层来说,也只会越来越明显。
- 危机也就会日益深刻和广泛的出现。这些危机为社会革命创造了所必需的的主观条
件。在这些危机的过程中,统治阶级的权力被彻底削弱,而革命阶级通过客观强化其干预的必要性,找到了其力量和统一的初步基础。因此,我们的问题是要确认这两种现象是否成为从一战到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
自1914年以来生产力增长放缓
虽然从1850年到1913年的世界贸易量增加了十倍以上[1],但 “从1919年到1936 - 38年 之间的世界贸易仅增长了7.4%(1913年=100%;1936-38年=107.4%);1936年至
1938年(92.2%)之间的工业产品贸易水平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必须补充的是,1950年,经过巨大艰难的世界经济终于赶上了1938年的贸易水平。换句话说,世界贸易从1938年到1950年是停滞不前的”。[2]
从1914年至1929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国家的产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世界产量减少了10%。资本主义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的生产量的滑坡。
德国工业产量 1913年-1929年 | |
1913 | 100 |
1925 | 83 |
1926 | 79 |
1927 | 100 |
1928 | 102 |
1929 | 102 |
战争结束之后,直到1929年开始的萧条,由于重建被战争摧毁的经济,以及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年轻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其扩张阶段,资本主义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然而,欧洲从此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失去了主导地位,并且永远无法真正从“大战”造成的崩溃中恢复过来。尽管有重建的刺激,但直到1929年,英格兰尚未恢复其战前的出口水平。它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逐渐受到了侵蚀。受打击最严重的德国几乎完全崩溃且停滞不前。[3]与欧洲相对的衰落相比,美国和日本则享有不可否认的繁荣。在战争开始时,美国还是欧洲的负债国,而大战结束后,美国却摇身一变成了欧洲的债权国,此外,其产量增加了近15%。但是,这种增张已经受到市场缺乏的影响:这十年(1919-1929)期间所有的国际收支正总和低于在此之前(实际上在1919年完成的)在短时间内为铁路延伸而调动的资金总额。[4]从1919年到1929年,虽然工业生产指数上升了近60%,但工人数量从840万减少到830万。从1910年到1924年,1300万英亩的耕地变成了草原或牧场。此外,美国再也不能迅速扩展到新的领土,而只能进入已经被交战国征服的地区,这意味着必须 “瓜分” 这些市场。在这方面,阿根廷从1919年
到1929年从大国进口的分布演变是特别显着的。[5]
阿根廷从各大国进口产品的百分比对照表 1913 1923 1925 1927 1929 英国 13 23.8 21.9 19.4 17.6 德国 16.9 13.6 11.5 11.3 11.5 法国 9 6.7 6.8 6.9 6.1 美国 14.7 20.4 23.5 25.4 26.4
美国的份额几乎翻了一番,而英国的份额则减少了近一半。美国向拉丁美洲和加拿大的扩张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日本的对外扩张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在英属的印度,从1913年到1929年,英国的进口份额从64.2%下降到42.8%,而日本的份额从2.6%上升到9.8%[6]。
从1929年到1938年
1929年的大萧条对全世界来说,就好比一战对欧洲的影响一样。这次的世界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下降幅度是战争期间的三倍;复苏也就不会那么快。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非军事生产并没有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从当时所提供的世界贸易数据来看,世界主要大国的生产已经崩溃。
美国工业生产指数 平均年度 1935-39 = 100 1929 100 1934 75 1935 87 1936 103 1937 113 1938 89
只有进行大规模军备生产的国家(日本、德国和苏联)的生产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鉴于生产率出现两次非同寻常的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建,以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停滞期,无可否认,生产力的增长从1914年至1940年收到了急剧的阻碍。
1922年 - 1938年之间的增长曲线:
但这种放缓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已明显进入其衰亡阶段,或者这是一个真正的但暂时放缓的整体增长周期,只是在萨拉热窝被中断,为的是更好地在雅尔塔重新开始?
[1] 弗里茨.斯特恩伯格(Fritz Sternberg),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审判,格林伍德出
版社,纽约1968年,第30页。
[2] 斯特恩伯格(Sternberg),第70页
[3] 斯特恩伯格(Sternberg),第261页
[4] 斯特恩伯格(Sternberg),第248页
[5] 斯特恩伯格(Sternberg),第235页
[6] 斯特恩伯格(Sternberg),第232-233页